
在设计金属机械加工过程中,经常要用一些点、线、面来确定其元素之间的几何关系。这些作为基础的点、线、面称为基准。根据功能的不同,基准可以分为设计基准和过程基准。
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,定位基准应从有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中选择。在加工零件时,在工序中,只能用毛坯未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,称为粗基准。在后续加工中,使用的定位基准是加工面,称为精基准。粗基准的选择应保证所有加工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,每个加工面对非加工面都有一定的位置精度。
金属机械加工
金属机械加工粗略基准选择的具体原则如下:
(1)选择未加工的表面作为粗略基准。如果零件上有几个未加工的表面,应选择与加工表面位置精度高的表面作为粗参照。以未加工的圆柱面为粗基准,一次安装可加工大部分待加工面,圆柱面与内孔同轴,端面垂直于孔轴。
②选择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作为粗基准。这样就可以保证金属机械加工时作为粗参照的余量是均匀的。例如车床床身要求导轨面的耐磨性好,希望在加工过程中只切除少量均匀的一层余量,使表层保留均匀的显微组织和物理机械性能。如果先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,加工床腿的底平面,再以床腿的底平面为基准加工导轨面,则可以达到目的。
③对于所有表面都要加工的零件,应选择余量和公差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,以避免余量不足造成废品。B面的加工余量小,应选择B面作为粗基准。
④为了使金属机械加工位置稳定,夹紧可靠,要求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光滑平整,无锻造飞边、铸造冒口等缺陷,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。
⑤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。这是因为粗基准面通常粗糙。如果重复使用同一粗基准,两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误差会相当大。因此,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。
友情链接
LINKS